BC省最近全面放开独立屋建“后巷屋”(Laneway House),不少朋友都心动了:既能增加生活空间,还能拿来出租赚租金。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——税务影响。今天带大家系统拆解一下,尤其是和“主要住所增值免税”(PRE)相关的细节,别到卖房时才追悔莫及!
.
🏠 什么是后巷屋?
后巷屋是建在主屋同一地块上的独立居住单元,有自己入口、厨房和卫生间,但产权和主屋绑定,不能单独买卖。和地下室套房相比,后巷屋往往被视为“独立单元”,这也是它在税务上更复杂的原因。
.
📊 可能的税务影响
1. 主要住所增值免税(PRE)受限
根据加拿大税务局(CRA)的规定,一个家庭每年只能指定一处“主要住所”。
👉 如果你的房产里既有主屋又有后巷屋,CRA很可能会把它们当成两个独立的居住单元。
结果就是:
主屋部分(及相关土地)可享受增值免税;
后巷屋部分(及占用的土地)则可能被认定为非主要住所,出售时要交资本利得税。
这意味着一旦转手,税负可能会明显增加。
2. 出租后巷屋 = 用途改变
如果你把后巷屋出租,就不符合“通常居住”条件了。CRA会认为这部分用途发生了改变,可能触发两点后果:
视同出售(deemed disposition):后巷屋在开始出租的那一刻,就被视为从主要住所“切割”出来,单独计税;
未来出售需交税:此后再卖房,后巷屋产生的资本增值基本都要纳税。
⚠️ 注意:即使你没有主动报资本成本折旧(CCA),后巷屋只要用于出租,就很难保留PRE资格。
3. 短租受限更严格
BC省2023年新规要求,短期租赁只能在房主的主要住所进行。
也就是说,后巷屋通常不能作为Airbnb等短租房源,除非房主本人全年主要居住在后巷屋。
温哥华、本拿比、列治文等城市更是直接明令禁止:如果房主住在主屋,就不能把后巷屋拿来短租。
所以,如果你原本打算靠后巷屋做短租“补贴房贷”,一定要三思。
4. 给家人自住的情况
很多人会问:如果让父母或成年子女住在后巷屋,能算作主要住所吗?
CRA过往案例显示:
如果后巷屋能独立生活(独立入口、厨房、浴室),通常会被视为单独单元,难以合并。
除非能证明它和主屋“高度整合”,比如没有独立地址、水电账户,也不能独立使用,否则基本上不能算同一个主要住所。
.
👉 总的来说,后巷屋虽好,但涉及的税务灰色地带很多。CRA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法规,最终认定往往取决于实际使用情况。如果你正在考虑建后巷屋,一定要提前咨询专业会计师,做好税务规划,避免未来因认定问题导致额外税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