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
加拿大统计局重磅发布!薪酬最高的TOP16职业!

😲 看看你的职业排第几?

最近加拿大统计局发布了最新薪酬榜单,中位数工资最高的竟然不是大家以为的医生、律师或工程师,而是……公用事业!

.

📊 TOP16职业(按每周工资中位数)

第16名:住宿与食品服务

每周$577.50(年薪$30,030)

餐厅、咖啡馆、酒店工作,学生兼职首选

第15名:销售

每周$800(年薪$41,600)

佣金高、高手收入可观

第14名:农业

每周$860(年薪$44,720)

农场、果园、温室工作,小时工资上升

第13名:信息、文化与娱乐

每周$880(年薪$45,760)

电影、流媒体、出版、健身等岗位

第12名:商业支持服务

每周$920(年薪$47,840)

管理公司、呼叫中心、安保等岗位工资涨幅大

第11名:其他服务

每周$961.45(年薪$49,995)

修理店、宠物护理、非营利等

第10名:医疗保健与社会援助

每周$1,063.88(年薪$55,322)

高低薪岗位都有

第9名:运输与仓储

每周$1,212.80(年薪$63,066)

物流、快递、航空,工资稳定

第8名:制造业

每周$1,220(年薪$63,440)

汽车、药品等生产岗位

第7名:金融、保险、房地产与租赁

每周$1,396.13(年薪$72,599)

银行、保险、地产相关岗位

第6名:建筑

每周$1,400(年薪$72,800)

技术工人紧缺,前景好

第5名:教育

每周$1,449.98(年薪$75,399)

学校、培训机构岗位

第4名:公共行政

每周$1,612(年薪$83,824)

稳定、福利好

第3名:专业、科学与技术服务

每周$1,632(年薪$84,864)

法律、会计、IT、咨询等

第2名:自然资源

每周$2,000(年薪$104,000)

林业、渔业、矿业等

第1名:公用事业

每周$2,038.50(年薪$106,002)

发电、天然气、水处理,高薪稳定

.

💡

想知道未来行业薪酬高不高?这份榜单参考价值超高!

原来有些“低调”的行业,收入竟然比我们想象的还高!

不只是医生律师能赚钱,选择职业也能改变收入曲线

Read

加拿大多家银行利率跌回“3字头”!浮动or固定?

📉 最新消息:加拿大部分银行五年期固定利率已经跌破4%,重新回到“3字头”时代!这是自今年春季利率普涨后,首次迎来明显回调。对于准备买房、续贷、再融资的小伙伴来说,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。

.

🔍 为什么会突然降?

国债收益率下降:五年期国债走低,直接拉动房贷利率下跌。

银行抢客户:临近10月底财年结束,银行为了业绩疯狂放价。

经济信号矛盾:通胀还在升,但就业又不好,美国经济又太强劲 → 市场方向很混乱。

👉 简单说:利率就是“过山车”,今天降,明天可能又回去。

.

🏦 专家观点

📌 Ron Butler:现在回到3字头,但可能很快就重回4%,波动性极强。

📌 Ryan Sims:浮动利率灵活,可随时转固定;固定适合想要稳定的人。

📌 Robert McLister:大多数家庭更适合三到五年的固定利率,浮动只留给财务特别稳健的人。

.

⚖️ 固定 vs 浮动,怎么选?

固定利率:适合大多数人。月供稳定,不怕加息,安心睡觉。缺点是提前还贷罚金高。

浮动利率:适合收入稳、有余钱抗风险的人。优点是可以随时转固定,缺点是月供不稳,每次新闻一出都要心跳加速。

混合利率:想两边都占的朋友可以考虑,但产品比较少,条款复杂。

.

💡 小白避坑指南

先锁利率:很多银行支持120天Hold Rate,防止利率突然反弹。

不只看大行:信用社、小银行有时给的利率更低。

注意罚款机制:固定利率解约罚金超高,未来几年有换房打算的要三思。

结合家庭情况:

刚移民/预算紧:建议固定,求稳

收入稳+能承受波动:可以尝试浮动

计划2-3年内换房:考虑短期固定或混合

.

📌 结论

短期看:利率确实便宜了,是个不错的机会。

长期看:市场太不确定,别盲目跟风。

👉 大部分家庭:三到五年固定利率最稳妥

👉 敢冒险的人:浮动+随时准备转固定

Read

大温秋季公交大升级|53条线路大扩展!

9月1日起,大温公交 TransLink 迎来 2018 年以来最大规模扩张!

👉 53 条线路加密/延长,学生、上班族、新移民都直接受益~

🔥 哪些线路要加车?

.

📌 最挤的 5 条通勤线 → 车次翻倍不怕挤:

321(素里 Newton ↔ Scott Rd)

335(素里 Guildford ↔ Newton)

345(素里 Newton ↔ King George 站)

393(Fleetwood ↔ Newton)

503(兰里 ↔ Aldergrove ↔ Surrey Central)

👉 素里 & 兰里的小伙伴,早高峰再也不用挤爆车厢!

.

📌 人气爆棚的 13 条主干线 → 更密集、更准点:

Vancouver 核心:5/6(西端-市中心)、9(Commercial-Broadway ↔ UBC)、16、19、20

东西走廊:49(Metrotown ↔ UBC)、99(最挤的 B-Line)

本拿比/北岸:100、130

快速线:R1(Guildford ↔ Newton)、R4(Joyce ↔ UBC)

👉 这波对 UBC、本拿比、温市中心 的学生和上班族都是福利!

.

🎓 学生党直接受益的线路

UBC:9、49、99、R4 都有加密班次

Langara College:49 直达 + 其他联动

Douglas College(新西敏/高贵林):多条线路直通

BCIT(本拿比校区):130 & 123 方向更顺畅

SFU 本拿比/素里校区:R1、335、145 方向加车

CapU(北温):239、N17 等联动优化

👉 以后开学季,不用提前 40 分钟排队等 99 了!

.

👔 打工人/新移民的好消息

工业园直达 → Annacis Island(安纳西斯岛)、Mary Hill 商业园、Port Kells、Rosemary Heights 等地方更快能到,不用绕来绕去再转车。

服务时间延长 → 晚班/夜班工人也更方便。

核心走廊更顺畅 → Downtown ↔ 本拿比 ↔ Surrey ↔ Langley 的跨城通勤时间更可控。

👉 对没车/刚来大温的新移民来说,这波就是实打实的“省钱+省心”。

.

📌 小总结

✅ 素里/兰里 → 上班族不再天天挤爆 321/503

✅ UBC/BCIT/SFU → 学生党不用再提前一小时候车

✅ 新移民/无车家庭 → 公交网更密集,生活半径扩大

✅ 夜班/打工人 → 加班到深夜也不用担心没车

.

✨ 这次扩展只是第一步,后续每个季度还会继续加车!大温的公交系统,终于要升级到“能用+好用”的水平啦 🚍💨

Read

温哥华后巷屋或可单独出售,门槛可能降低!

最近,温哥华市正在考虑 允许后巷屋(Laneway House)单独出售,放开产权分割,为家庭提供更多灵活性和财务自由!这可能是低密住宅区进入市场的新机会,也是年轻人和多代家庭的新选择。

.

🏘 政策新动向

温哥华市议会已指示工作人员,研究允许 后巷屋和附属住宅单元(ADU)独立产权 的方案。

该动议已全票通过,目标是让所有独立式次级住宅都能享有产权分割,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售。

市政府强调,这将有助于实现 跨代共居、原地养老以及可负担住房 的目标。

.

📈 市场潜力

年轻家庭:通过分层产权,年轻人可独立持有巷屋,降低首次购房门槛。

跨代共居:父母和子女共享一块地,两套住宅各自独立财务,既方便又灵活。

资产释放:数据显示,温哥华65岁及以上全款持有独立屋的比例接近42%,分层产权可释放净值,为城市中间缺口住房提供资金支持。

贷款新方案:本地信用合作社已推出针对巷屋和共居模式的专项抵押贷款,允许家人、朋友或伴侣各自独立还贷。

.

✨ 专家观点

Jake Fry(Smallworks Ltd. 创始人):建议允许业主出售巷屋,而非仅限出租,这样既可增加社区住房供给,也帮助业主获取资产净值。

Mike Klassen(温哥华市议员):巷屋是温哥华“极其成功”的住宅类型,阻碍建设的主要因素是成本问题,释放房产净值可转化为融资资源。

Michael Geller(资深规划师):政策改革有望在成熟社区增加价格适中、面积小的住房。

Andy Yan(SFU城市项目主任):成熟社区已有学校和道路等服务,可满足低层住宅需求,但仍需注意投机风险。

.

⚠️ 注意事项

基础设施与停车:后巷屋可能占用车位,需要升级排污/供水设施,产生额外市政费用。

分层产权纠纷:建议合伙购房前签署协议,明确份额、维修责任、退出机制及保险。

审批与标准化设计:可采用预制浴室、墙板等,减少施工干扰,加快审批。

.

💡 适合人群

✔️ 想拥有独立小房子的年轻人

✔️ 想释放家中房产净值的家庭

✔️ 追求灵活、可控购房方式的置业者

.

后巷屋独立出售和分层产权可能成为温哥华进入房市的新途径:

低密度社区,保留宁静生活

价格可控,相对小型住宅更易入手

灵活产权,多代共居或首次购房都适用

Read

合法减税!BC省2025税务抵免 & 福利全攻略

📍 人在BC,省钱一定要走正道!

别等到报税季才临时抱佛脚——很多税务抵免和福利,只要你提前了解、按条件申请,就能帮你把钱稳稳留在自己口袋里。

不管你是刚来的新移民、留学生,还是已经在BC打拼多年的老居民,这份【税务抵免自查清单】都值得你收藏!

.

① BC省基本税务抵免(2025年版)

这部分几乎人人都能用到:

基本个人免税额:$12,932

✅ 这是你收入中不需要缴省税的那部分,等于直接省钱。

税率区间:

年收入 $0 - $49,279 → 税率 5.06%

年收入 $49,279.01 - $98,560 → 税率 7.70%

照护者抵免(Caregiver Credit):照顾老人、残障亲属等,可抵免 $5,659(但如果受扶养人2025年收入超过$19,151,抵免会减少)。

搜救志愿者/消防志愿者抵免:志愿服务满条件可享 $3,000 抵免——不仅能帮人,还能省税。

低收入减免(Tax Reduction Credit):

净收入 ≤ $25,020 → 全额享受

收入 ≤ $40,807 → 部分享受

基准抵免额 $562

💡温馨提示:抵免额 > 应缴税款,差额不会退,但能让你的税单大幅缩水。

.

② 租房者税务抵免(Renter’s Tax Credit)

租房党必看!

2024年标准:

收入 ≤ $63,000 → 最高抵免 $400

收入 $63,000 - $83,000 → 减额版

2025年标准:尚未公布,但过去两年收入门槛都有上调趋势。

📍 适合低到中等收入的长期租房者,申请简单。

.

③ BC省家庭福利(Family Benefit)

虽然不算严格意义的“税务抵免”,但这是省政府给符合条件家庭的直接现金支持,按月发放。

每年7月会调整金额,有孩子的家庭特别要关注。

.

④ 隐藏版福利——BC Unclaimed

很多人不知道:你可能有遗忘的“睡觉资金”在等你领!

上BC Unclaimed网站输入姓名,就能查有没有押金、保险金、退税等忘记领取的款项。

Read

加拿大央行或降息至2.25%?房贷族迎来转机?

想象一下——

2025年底,你的房贷利率不再是让你夜不能寐的5字头,而是降到了2字头。月供轻了,呼吸顺畅了,生活一下子不那么紧绷。

这不是梦,而是金融市场眼中可能真的会发生的事。

.

📰 调查怎么说?

加拿大央行一项最新调查(6月25日-7月3日)显示:

·       2025年底:政策利率降至 2.25%

·       2026年全年:维持在2.25%

·       当前利率:2.75%,已连续三次不变

关键预测:

·       通胀:2025年底 2.2%,2026年底 2%

·       GDP增速:2024年底 0.8%,2026年底 1.8%

·       经济衰退概率:未来6个月 35%

.

💡 为什么现在不急着降?

央行这次按兵不动的原因有三:

·       全球贸易不确定:供应链紧张,国际博弈加剧

·       经济比想象硬核:加拿大经济“比预期扛打”

·       通胀在3%边缘徘徊:需要更稳的下行趋势

行长蒂夫·麦克勒姆甚至留话:“如果经济疲软 + 通胀压力缓解,就会进一步降息。”

.

🏠 这对你意味着什么?

·       房贷月供下降:浮动利率房贷族最直接受益

·       购房门槛降低:首付不变,月供压力少几百刀

·       房市可能升温:更多买家涌入,价格有被推高风险

·       投资资金流向变化:利率走低,股市和房地产可能吸金

.

⚠️ 两面性风险

潜在利空:

·       贸易紧张(89%受访者担忧

·       消费和房地产走弱(44%担忧)

潜在利好:

·       贸易关系改善

·       政府财政刺激超预期

.

💬 观察

这次的预测像是在告诉房贷族:“等一等,也许生活会轻松很多。”

但别忘了,这是1年多后的事情,中间任何一个全球经济变数,都可能让这场“降息之旅”半路刹车。

📌 如果真降到 2.25%,你是要赶紧锁利率、冲进房市,还是继续观望?

Read

买在高点的加拿大房主,何去何从?

📉 你在房价高点买了房,如今楼市跳水,资产缩水,贷款压力陡增,你是不是也在焦虑?为什么会这样?

过去几年,加拿大楼市堪称“过山车”🎢:

•移民激增、疫情推动、超低利率 → 房价狂飙

•2022年初全国房价触顶,部分疫情后过热城市下跌幅度高达 20%

•自住买家与投资者在错误时间入市,代价极为沉重

Royal LePage CEO Phil Soper 提醒:

“真正的问题是,你现在的房子是否满足你的生活需要?如果满足,那就是账面问题,而不是现实问题。”

💡 换句话说,房价跌了,不一定意味着你生活质量下降。

.

市场曾“假摔”,如今真降温,过去八年,加拿大房市走势比任何预测都戏剧化

•CREA 数据显示,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平均售价达 $824,000,交易量年化接近 67.5万套

•截至 2025 年中,全国平均房价为 $691,000

•如果按通胀调整(2017 年平均价 $496,000),2025 年相当于约 $625,000

•意味着虽然有所下降,但房价仍高于过去通胀调整后的水平

💡 专家提醒:账面缩水 ≠ 现实崩盘,房地产长期仍可能跑赢通胀📈

.

杠杆放大痛苦,但理性应对有办法

•高杠杆买房风险大:用 $100,000 首付撬动 $1,000,000 资产,一旦跌 10%,账面瞬间归

•皇后大学退休教授 John Andrew 分享案例:一位年轻买家在 2023 年高位购房,如今贷款难获批,房价低于买入价,“她开始懊悔,觉得‘我到底做了什么?’”

•建议:不要急着卖房,除非必须搬家;或者同一市场下置换另一套房屋

•长远看,理性评估持有成本与潜在回报,比短期价格波动更重要

.

居住需求才是购房核心

•对自住买家而言,房子是“使用型资产”,提供稳定居住环境,避免租房不确定性

•Bullpen 总裁 Ben Myers:购房是“强制储蓄”,逼你长期理财💡

•对于预建房融资困难的买家,可以尝试合约转让(assign),但接手者也可能面临融资困难

•理性的方式:完成交割、出租房产、等待市场复苏

.

心理与策略建议

•别纠结买入价:更重要的是房子是否满足生活需求

•评估持有成本:贷款利率、物业费、税费、装修维护等

•多渠道增收:出租部分空间或房产增值潜力

•保持长期视角:房地产是耐心的投资

.

如果你买在高点,焦虑是人之常情💔

与其纠结当初价格,不如理性分析当前房产价值、居住需求与潜在回报 ✅理性持有、稳住心态,等待市场复苏,才是长久之道

Read

加拿大楼市触底反弹?大温二手房销量连续上涨!

最近加拿大楼市有了明显回暖的迹象📈!加拿大皇家银行(RBC)最新报告显示,大温二手房销量连续两个月上涨,7月份环比增长约10%(季调后),对于经历过低迷市场的买家来说,这可是个值得关注的信号!

.

温哥华二手房市场解析🏠

·       销量连续两个月上涨,市场供需正在慢慢恢复平衡

·       库存达到近十多年高位,但销售量与挂牌量比率接近平衡市场,只差一步

·       价格仍承受下行压力,短期内回升有限

·       买家占优势:库存高意味着卖家需要更灵活定价,更愿意成交

RBC助理首席经济学家 Robert Hogue 指出,温哥华市场正在缓慢复苏,但房价要回到可负担水平,还有一定距离。对于有准备的买家来说,现在正是观察、筛选、提前出手的好时机⏳。

.

💡 买家小贴士:

·       关注库存和挂牌量变化,尤其是热门社区的动

·       多对比房价,选择性价比高的区域

·       提前准备好资金和贷款方案,才能在市场回暖阶段快速出手

.

其他城市简要概览

-多伦多

二手房销量连续第四个月上涨,7月份售出6100套,比去年同期增长10.9%

房价指数同比下降5.4%,公寓价格压力最大,同比下跌8.1%

-蒙特利尔

房价缓慢上涨,独立屋和公寓中位价分别上涨6.8%和3.4%

待售房源仍少,卖家占优势

-卡尔加里

新房建设强劲,同比增加70%,二手房销量环比增长2%

短期价格压力减轻,但市场整体稳定

.

大温二手房市场正在缓慢复苏,买家机会正在增加,但价格回升仍需时间。想抢到心仪房源,提前关注市场、快速行动才是关键!

Read

你猜加拿大人买房最在意的5大因素是什么?

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人生大事,尤其是在加拿大,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资,当然得考虑清楚!

很多人以为买房最重要的是内部装修或者房屋面积,其实……第一眼印象和周边环境才是关键!

Re/Max Canada 委托 Leger 做的一项新调查发现,房屋外观和邻居房子状况才是很多购房者“刹车或加速”的关键因素。没错,你没看错,邻居房子的整洁程度竟然比房子内部还重要!

.

1️⃣ 邻居房屋状况

调查显示,51%的购房者表示,如果周围房屋不整洁,可能直接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;其中18%的人甚至把它列为首要障碍!

科蒂克(Re/Max加拿大总裁)表示:“社区环境和邻居房子的状态,直接影响你未来的生活体验。没人想住在凌乱的街区里吧?”

💡 小提示:买房前先转一圈街区,观察邻居房屋和街道环境,真能省你很多后悔的钱和精力。

.

2️⃣ 房屋外观吸引力(Curb Appeal)

41%的购房者把房屋缺乏外观吸引力列为考虑因素。

没错,第一印象真的太重要了!漂亮整洁的房屋外观,不仅让人眼前一亮,也会让你在看房时心情加分~

.

3️⃣ 房间面积不符宣传

40%的人表示,房间小于宣传照片时会犹豫。

所以啊,看房时一定要带卷尺量量,每一个角落都别放过,照片只是参考,不是全貌!

.

4️⃣ 竞争太激烈

36%的人觉得竞争太激烈也是障碍。

再好的房子,遇到疯抢的市场也可能被秒走,心理素质要够硬,买房前先做功课,了解市场情况。

.

5️⃣ 离酒吧、餐馆和商场太近

28%的人不喜欢房子太靠近热闹商圈。

想象一下周末晚上外面噪音不断,或者排队停车太麻烦……安静舒适的社区还是更受欢迎。

.

其他小细节也别忽视:

•          房屋内部杂乱(27%)

•          房产经纪不热情(18%)

•          看房时房主在场让人不自在(11%)

.

卖家必看!让房子脱颖而出的小技巧💡

•          整洁景观 + 全新刷漆 + 户外灯光,瞬间提升吸引力, 如果是空房,强烈建议放置Staging布置装饰家具,让买家有深刻的居家体验感

•          种树篱或绿化,遮挡不雅视线,增加私密感

•          邻居草坪适当维护,整体街景更加加分

小小的细节,可能就决定了你房子卖得快还是慢!

毕竟买家可不是只看房子内部,社区、邻居、街景都在默默影响他们的决定。

Read

2025年卖房难?教你5招在跌市争取好价!

最近很多朋友问我:“2025年房市这么冷,房价一直往下跌,我还能卖个好价钱吗?”这确实是个大难题,尤其是高利率和买家观望的情况下,卖房变得更有挑战。不过别急,我整理了5个卖房实操策略,帮你在不利市场环境中稳住阵脚,争取理想成交价!

.

1️⃣ 认清区域行情,别盲目跟风降价

虽然整体市场气氛偏冷,但不同地区和房型表现差别很大!比如温哥华的某些热门社区依然有人抢购,北温和西温则表现不一。

关键是别凭感觉定价,要结合最近30到60天的真实成交价,还有附近同类房源的挂牌价。和专业经纪合作,精准定价才能避免卖得太低,也能吸引买家关注。

.

2️⃣ 选对挂牌时间,错峰更容易成交

在市场低迷时,选择合适的时间挂牌非常重要!

一般来说,春天和初秋是搬家旺季,买家更积极。利率政策公布后,观望的买家也会慢慢出手。

如果你不急着卖,可以稍微错开旺季,等待市场小幅回暖,增加成交机会。

.

3️⃣ 精心打造卖相,赢得买家第一印象

买方市场里,第一印象尤为关键!

建议做些小装修,比如重新刷墙、换个时尚灯具,甚至请专业房屋布置师帮忙,让房子看起来更温馨、明亮、有格调。

专业摄影和虚拟导览能让线上展示更吸引人,给买家留下好印象,拉近成交距离。

.

4️⃣ 灵活议价策略,守住底线不亏本

卖房过程中,价格谈判很关键。过于强硬可能吓跑买家,过度让步又会损失利益。

你需要先设定好心理底价,遇到合适买家可以适当灵活调整附加条件,比如赠送家具或保修服务,提升买家好感,同时保证自己不吃亏。

.

5️⃣ 找专业经纪,精准锁定目标买家

市场冷,买家更挑剔,专业经纪能帮你精准定位潜在买家群体,比如首次购房家庭、投资客等。

同时,投放针对性广告,尤其是在华人社群和买家平台推广,主动邀约潜在客户看房,提升卖出效率。

.

卖还是不卖?看这几个信号就知道

如果你正面对以下问题:

·       每个月房贷压力山大,快撑不住了

·       担心房价还会继续下跌,怕越拖越亏

·       希望能尽快找到买家成交

现在卖掉,止损回笼资金是理性选择。

不过,如果你的房贷压力不大,且不急用钱,也可以考虑继续持有,等待市场缓慢回暖。利率如果未来下降,买家会更活跃,房价有望止跌回升。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,要做好心理准备。

.

卖房不简单,特别是在现在这种复杂市场环境下。你可以联系我,房花花,我会根据你的房子情况和个人需求,帮你量身定制卖房策略,帮你争取最好价格。别让市场恐慌左右你,专业建议才是关键!

Read

加楼市变幻莫测,夏天买房就看这5大信号!

2025年7月最新大温房市数据显示,市场正悄然回暖,买卖双方信心增强。许多人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房?其实,今年夏天,大温楼市正释放5个超级利好信号,懂的人已经开始行动了!

.

1️⃣ 7月MLS成交量微升,市场活跃度稳步回升

根据2025年7月最新统计,大温地区通过MLS系统成交的住宅总量达2,350套,比6月上涨了约7.6%。这说明市场交易正在恢复活力,买卖双方的信心逐步增强,尤其是新房成交表现强劲。经济专家分析,这种逐月稳定增长趋势,意味着楼市已经开始脱离此前低迷的阶段,迎来新一轮的需求回暖。

.

2️⃣ 首次购房者新GST退税政策全面落地,购房成本大幅降低

联邦政府2025年5月底新实施的GST退税政策,针对100万加元以内的新房,首次购房者可以获得全额5% GST退税,最高省下5万加元!而售价在100万到150万之间的新房,退税按比例递减,依旧享有数千至上万加元的补贴。

这不仅大幅减轻了首次购房者的购房负担,也激活了新房市场。尤其对年轻家庭和父母帮子女购房的群体来说,是一针强心剂,买新房变得更实惠、更可行!

.

3️⃣ 抵押贷款政策重磅放宽,贷款门槛大幅降低

2025年最新抵押贷款改革成为历史上最大力度调整:

贷款保险上限由100万提高至150万,买家可享受更高贷款额度,无需支付额外首付;

30年贷款摊还期适用范围扩大,几乎覆盖所有首次购房者和购买新建住房者;

这意味着月供压力显著降低,贷款更容易批下来,买家现金流压力大减。

这一系列改革极大地释放了购房需求,也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,给购房者更多信心。

.

4️⃣ 夏季传统淡季,买房优惠力度空前,谈价空间充足

7-8月是大温房市传统淡季,很多买家出游度假,市场买气相对较弱,卖家为了吸引买家纷纷加码优惠和促销活动。2025年夏季尤其明显,不少开发商推出限时价格优惠、升级装修配套、送赠品等福利。

买家此时介入,拥有更多谈判筹码和选择空间,轻松争取价格优惠或附加赠品。对于精明买家来说,夏季绝对是“捡漏”的黄金期。

.

5️⃣ 优质楼盘供应稀缺,抢先入市更有保障

虽然整体市场成交量回升,但真正位于交通便利、学区优质、生活配套完善的优质楼盘供应依然有限。这些热门社区的好项目极受欢迎,抢房竞争激烈。

如果还在观望,可能会错过这波夏季优惠和政策红利。抢先入市,不仅能获得更好价格,还能锁定未来资产升值潜力,稳稳把握置业先机。

Read

2032年温哥华房价中位数竟要飙到280万?!

最近一份来自康考迪亚大学和私募股权公司Equiton的最新研究,引爆地产圈!他们用“人工智能+神经网络”模型,预测了未来十年加拿大主要城市的房价走势,结果非常“惊悚”:

👉 温哥华2032年房价中位数可能涨到280万加元,比现在的250万又涨了不少!

👉 多伦多也不乐观,预计会从2024年的140万涨到180万;

👉 蒙特利尔的房价,虽然起点低,但未来涨幅同样惊人;

👉 卡尔加里则比较“稳”,房价峰值后可能回落。

.

为什么会涨得这么离谱?

这份研究指出,最根本的原因是——新房供应严重不足!

加拿大目前的房屋建设速度大约是每年现有库存的1.75%,这个速度远远满足不了人口增长和市场需求。研究团队认为,要想真正控制房价,住房供应需要翻几倍地增长,光增加10%、20%根本没用!

而且政府的审批流程太慢,手续复杂,也极大拖慢了房屋建设的速度。研究发现:

审批时间缩短10%,新房供应可以增加3%;

政府的监管政策优化10%,房屋建设也能提升10%。

换句话说,简化流程、加快审批,几乎是“免费”提升房屋供应的捷径!

.

政策能帮多少?

加拿大总理马克·卡尼提出未来10年住房建设要翻倍,这确实是件“必要但艰巨”的任务。

康考迪亚大学的研究显示:

如果住房竣工量真的翻倍,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价增长能被明显抑制,甚至趋于稳定;

但如果只是涨50%,对房价影响微乎其微,升势依旧。

这也就是说,光喊喊口号不够,必须拿出真招真动作,才有可能缓解“买房难、买房贵”的痛点。

.

你关心的这些城市,未来会怎样?

温哥华:现房价中位数约250万,未来10年或飙升至280万。政府的移民政策短期可能让房价“稍微降点”,但长期看,新房供给太少,价格依然会上涨。

多伦多:房价从140万升至180万,但新房建设翻倍可把价格拉回160万。

蒙特利尔:建设速度太慢(仅1.19%),需求超大,房价会持续上涨,涨幅甚至更猛。

卡尔加里:对移民和人口变化更敏感,预计房价会在高峰后回落并保持稳定。

.

猎奇点:AI居然能预测房价这么准?

这次的研究使用了基于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型,通过分析审批流程、材料成本、人口增长等复杂因素,精准预测未来房价走势,技术感满满,感觉房市也越来越“科技味儿”了。

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