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
好消息!加拿大三大惠民新政正式启动!

🧾 一、550万人将享受自动报税福利

📍 2027年起正式实施(适用于2026税务年度)

加拿大税务局(CRA)将为低收入人群实行自动报税(Auto-File)制度,首年惠及约100万人,预计到2029年可覆盖 550万人。

过去,许多低收入家庭因未主动报税而错失政府补助,这项改革将让他们自动获得:

✅ GST/HST退税

✅ 加拿大儿童福利(CCB)

✅ 工人福利(CWB)

✅ 残疾人福利与税收抵免

📊 举例:

一位带两个孩子、兼职年收入1.5万加元的单亲家长,未来可自动获得 高达2.5万加元 的联邦及省级福利。

💬 卡尼强调:“最需要帮助的人,往往因为报税障碍而错过福利。我们要让补助自动找到他们。”

🥪 二、“国家校餐计划”永久化,惠及40万儿童

🍎 每年为家庭节省约 800加元

联邦政府将在五年投入 10亿加元,为全国学龄儿童提供健康餐食。

卡尼宣布,该计划将于 2029-30年度 起永久化,每年拨款 2.166亿加元,并持续扩展合作省份与学区。

“没有孩子该饿着肚子上课,” 卡尼表示,“每个孩子都应该专注学习,而不是担心下一顿从哪里来。”这一举措被视为加拿大教育体系近年最重要的民生改革之一。

🚄 三、“加拿大强力通行证”延长至2026年夏季!

🎫 免费出行+门票减免=家庭出游更省

“Canada Strong Pass” 原定于今年12月结束,现将延期至 2026年夏季,覆盖未来两个假期季节。

政策亮点👇

👧👦 17岁及以下儿童可免费乘坐VIA铁路

🧍‍♀️18–24岁青年享25%至50%折扣

🏞 免费进入国家公园、博物馆、历史遗迹

🏕 住宿享25%折扣

📈 2024年夏季数据显示:铁路客流量↑13%,博物馆、公园游客↑15%。不仅带动本地旅游,也间接刺激小城经济复苏。

 

💵 另外“加拿大工人福利金”已到账

许多打工人已收到来自CRA的 ACWB预付款!

这是面向低收入劳动者的现金支持,系统会根据报税记录自动发放,无需申请。

💰金額如下:

单身:最高 $1,633

家庭:最高 $2,813

残障补助:额外 $843

这笔钱是提前发放的工人福利金50%,剩余部分将在报税季结算。

.

🧭 2025年的加拿大经济仍在应对高利率与通胀压力,此次“三大惠民新政”具有三层意义:

1️⃣ 减压家庭开支:让低收入与中产家庭“喘口气”;

2️⃣ 稳定民生预期:通过自动报税和校餐计划,提升政策精准性;

3️⃣ 激活本地经济:出行优惠与旅游通行证有助于消费回暖。

对于地产市场而言,这些措施间接提振信心,尤其是对年轻家庭和首购群体,在税收减负与福利提升的双重支持下,自住需求将更稳定、购房信心更强。

Read

BC省出手了!短租违规者将被点名公开!

📢 BC省政府再出重拳!10月9日,省府提出两项新的住房相关法案修正案,目标非常明确:

👉 严打非法短租,

👉 严控阻碍多单元住宅开发的市政行为。

这两项新法案目前仍在审议中,但一旦通过,将彻底改变BC省的住房监管格局。

.

🔍 一、短租新规:不良房源将被点名曝光

BC省计划修改短期租赁法案,赋予政府更多执法权力,重点包括:

🏡 短租范围更严格:

明确短租仅能在房主主要住所或同一房产内进行。

⚖️ 虚假申报将重罚:

若提供虚假信息或违规出租,

政府有权处以罚款、吊销登记,并公开姓名。

🔍 强化追踪机制:

省府将与各平台合作,主动查找并下架非法房源。

💬 住房厅长 Christine Boyle 表示

“我们将拥有更多工具,不仅能删除非法房源,还能实施罚款,并点名违规者。”

此前,温哥华已多次发现租客在房东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租房屋,这类行为未来将被直接认定为违法。

.

🏗️ 二、反对开发的市政,将失去“设限权”

另一项修正案针对 《住房法规修正案》(第44号法案),该法案要求各地市府允许在指定区域建设多单元住房。但部分市府通过提高停车位要求或额外设限来间接阻碍开发。

对此,省府表示将直接出手:

🚫 若地方政府设置不合理障碍,

省级部长可下令推翻这些限制性规定。

🏘️ 目的是确保所有社区公平、统一执行住房标准,

让更多中等密度住宅项目得以顺利落地。

Boyle直言:

“我们要确保BC省每个社区都有更多住房选择,不再因为地方条例而陷入停滞。”

.

📉 租金市场趋势

根据 rentals.ca 的数据,BC省9月平均租金同比下降 5.5%,符合全国整体回落趋势。

目前仍难以评估短租管控对租金的直接影响。

.

💬 这两项提案表明:

BC省正在从严监管短租市场、加速释放住房供应。

短期看,

📉 部分非法Airbnb房源将被清理,市场供应或小幅增加;

长期来看,

🏗️ 开发审批更高效、更多中密度住房项目将陆续落地。

对于房东、投资者与购房者而言:

✅ 短租收益模式需重新审视;

✅ 多单元住宅将成未来发展方向;

✅ 政策合规性将是投资关键。

Read

加元又跌了!央行本月或再降息?

最近加元的走势备受关注——兑美元汇率已经跌至近 六个月低点,目前一加元约 71.26美分。这波下跌背后有多重因素叠加:国内经济放缓、原油价格走低,以及国际政治不确定性增加。

.

🔍 汇率下跌背后的原因

1️⃣ 经济数据偏弱

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8月份商品出口下降3.0%,进口上升0.9%,贸易逆差从7月的38亿加元扩大到63亿加元。

7月份实际GDP增长0.2%,而8月份预计持平,若9月份数据继续疲软,经济衰退风险不容忽视。

2️⃣ 就业市场走弱

8月份就业人数减少约 6.6万,主要因兼职岗位下降;

就业率下降0.2个百分点至 60.5%,失业率上升0.2个百分点至 7.1%。

3️⃣ 原油价格下行压力

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(WTI)价格徘徊在每桶 61.50美元 附近,当日下跌超过0.5%;

加拿大原油出口占外汇收入比重大,油价下跌会对加元形成持续压力。

4️⃣ 国际因素

法国和日本的政治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涌向美元等避险资产;

加美贸易谈判虽有希望,但目前尚未有具体协议落地,也影响市场信心。

.

💬 市场预期与央行动向

加拿大央行在上个月已将政策利率下调至 2.50%,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、通胀压力缓解和劳动力市场疲软。

市场普遍预计,在 10月29日 的会议上,央行可能再次下调利率 25个基点,基准利率可能降至 2.25%。

经济学家表示,如果未来就业和GDP数据持续疲软,央行仍会保持政策灵活性,并可能进一步降息。

.

📊 投资者与普通消费者关注点

短期影响:加元下跌对出口行业和旅游业可能带来利好,但进口商品、海外留学、跨境网购成本增加。

中长期趋势:油价企稳、贸易谈判推进或为加元提供支撑;政策利率调整将影响贷款利率、房贷和投资回报。

.

🧭 近期的经济数据提醒我们,加拿大经济正处于 “等待信号”的阶段。投资、购房、换汇等决策,都需要结合最新政策和市场动态。尤其是央行利率和就业数据,将直接影响贷款利率、房产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。

.

加元兑美元近期跌至六个月低点,影响跨境交易成本;

经济数据偏弱,贸易逆差扩大,GDP增长放缓,就业市场压力增大;

原油价格走低及国际政治因素,也增加加元波动性;

市场普遍预计央行可能在本月再次降息,政策灵活性高;

投资者和购房者应关注央行利率、就业数据、贸易谈判进展,做好应对策略。

.

💡 小贴士:经济环境变化快,如果你正在关注购房、换汇或投资,及时了解最新数据和政策变化很重要。

Read

温哥华OakridgePark购物中心要开业了!

还记得多年前温哥华西区那个熟悉的 Oakridge Centre 吗?它即将以全新姿态回归——Oakridge Park购物中心 预计将在 2026年春季盛大开业!

.

💎 世界名牌齐聚,奢华阵容史无前例

这次的 Oakridge Park,真正让人有种「温哥华终于追上世界」的感觉!

多家顶级奢侈品牌将首次登陆温哥华独立门店👇

✨ Dolce & Gabbana —— 继2020年Pacific Centre门店关闭后,这次重磅回归,成为品牌在温哥华的首家独立精品店。

✨ Loewe —— 西班牙百年手工皮具品牌,首次登陆温哥华!

✨ Thom Browne —— 以精致剪裁著称的纽约设计师品牌,也将在这里开出新店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大波熟悉的时尚名字:

Chanel、Dior、Valentino、Ferragamo、Acne Studio、Alo Yoga、Maje、Sandro、Diptyque、Sephora、Birks、Loro Piana、Hugo Boss、Weekend Max Mara……

无论你是时尚控、美妆控,还是只想找个有品质的地方散步喝咖啡,Oakridge Park 都能满足你。

.

🏙️ 城市生活方式新中心

Oakridge Park 不只是购物中心,它更像是一个小型城市——这里将集购物、美食、住宅、文化、娱乐与自然景观于一体,无论是工作日的午餐约会,还是周末的家庭时光,都能找到属于你的角落。

💡 项目配套信息:

总停车位约6,000个,其中2,000个免费对公众开放;

地铁 Canada Line 直达,通勤便利;

规划包括高端住宅、艺术展览空间、精品酒店、以及城市公园。

未来这里不仅会成为温哥华新的“城市会客厅”,更可能成为西区房价和商业价值的新引擎。

.

🏡 Oakridge Park 的开业,不仅意味着一个新商场,更代表着温哥华城市格局的重新定义。

它将成为连接奢华零售、住宅生活与公共空间的“未来社区”,这里的变化,也势必会带动周边楼盘与租赁市场的活跃。

无论你是打算在这一区置业、投资,还是单纯想了解未来西区的发展走向,都非常值得关注。

Read

巨变!温哥华Broadway & Cambie走廊重新规划

数千地块进入“快车道开发时代”,地铁盘价值要起飞了?🔥

温哥华要变天了!本周,市议会正式批准了一个史上最大规模的区域重划计划——Broadway走廊 + Cambie走廊 两大交通主轴上的 4,292块土地 将统一规划,从此开发不再需要层层审批!

.

🏗️ 什么是“快车道开发”?

以前建个楼,得一层层审批、开听证会、改方案,动不动就拖上两年。而现在,市政府直接拍板:

✅ 符合规划的地块 无需重新分区(rezoning)

✅ 可以 直接申请开发许可(Development Permit)

✅ 审批时间将缩短整整 12个月!

.

这意味着什么?

👉 对开发商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!

👉 对房主来说,土地潜力被“提前激活”!

.

🏙️ 新规划怎么玩?

这次温哥华市府设立了三种标准化分区:

R3(低层):最高6-8层,主要用于社会性住房和社区公寓

R4(中层):最高12层,常见于地铁口两侧

R5(高层):最高22层,未来的城市天际线担当

.

📍适用范围包括:

Broadway地铁线(预计2027年启用) 沿线大片土地

Cambie走廊(加拿大线) 周边社区

简单说,整条地铁线两侧,都是潜力地带!

.

💬 市长沈观健直言:“这是让温哥华更快建出住房的重要一步。我们要减少不必要的延误,让城市真正惠及所有居民。”

.

💡 这波改革,意味着什么?

1️⃣ 对自住族:

想买地铁沿线公寓的朋友注意了——随着审批提速,未来3-5年Broadway沿线的新盘供应量会明显上升,意味着更多选择、更现代的社区布局,以及可能更合理的价格带。

2️⃣ 对投资族:

这类地块的价值往往会先涨后稳,特别是目前还没重建、但在规划区内的旧楼或独立屋,未来有望被开发商“相中”,这波就是——城市更新红利区!

3️⃣ 对温哥华城市格局:Cambie走廊将从单一地铁生活线,升级成真正的“城市中轴”;Broadway也将成为温哥华第二个市中心(Mini Downtown)。

.

📍 如果你是首次置业,关注Broadway线周边如Mount Pleasant、Fairview——地铁直达+新规划支持,生活便利又具升值空间。

📍 如果你是长线投资者,可以关注Cambie走廊的老地块或临地铁独立屋——未来几年可能迎来开发收购或地价溢价机会。

.

📈不是简单的城市美化,而是一次结构级的城市升级!未来的Broadway和Cambie,将不仅是地铁走廊,更是温哥华的下一张城市名片。

.

🚇 地铁+规划+审批提速 = 城市发展的“三重引擎”,谁先看懂,谁就先赢。

Read

加拿大房主注意!哪些装修会让保险涨价?

很多房主以为装修能“省保险费”,但现实往往相反:刚换完浴室、装完泳池,下一封账单却贵了几百刀😱。其实,装修改变了房屋风险等级,保险自然要调整。

.

💥 会让保费上涨的装修

⚡ 厨房、浴室翻新:占家装总量80%,提升房屋价值,也提高重建成本。

⚡ 加建泳池、热水浴缸:责任风险上升,保险公司必调价。

⚡ 房屋扩建:建筑面积变大,重建成本提高。

⚡ 改作Home Office / Studio:属于商业用途,需另购保险。

⚡ 添置贵重家具、艺术品:资产增加,需更高保额。

👉 提醒:装修后若没更新保单,理赔时可能被判“保障不足”,赔不到钱!

.

✅ 能帮你省钱的装修

💡 更换屋顶:减少暴雨、漏水风险。

💡 升级窗户:降低风暴破损概率。

💡 更新管道、电线:减少火灾与漏水隐患。

💡 换暖炉 / 空调系统:提升能效、降低风险。

💡 安装报警与监控系统:不少保险公司直接打折!

装修不只是变漂亮,更是提升房屋“抗风险力”的机会。聪明改造能帮你提升安全+降低保费,双赢!

.

🧾 装修前后要记得

1️⃣ 提前报备结构改动(拆墙、扩建等)。

2️⃣ DIY要慎重,施工风险可能不保。

3️⃣ 长期空置要申请Vacancy Permit,否则保单可能失效。

4️⃣ 请有保险的装修队(责任险+工伤险)。

5️⃣ 发现旧隐患(霉菌、漏水)及时报告保险公司。

.

🏢 Condo业主特别注意

公寓保险通常只保公共区域(外墙、电梯、大堂),自己单元内的装修和财产要额外投保!

动工前务必报备 Condo Board,确认是否需要额外责任险,避免施工期出意外。

.

✨ 装修能让家更美,但别忘了让保险更聪明。在动工前沟通、完工后更新保单,让你的家既安全又划算!

Read

BC富豪“合法不交地税”?2000万豪宅一分不出

你没看错!温西一栋💰2000万豪宅、西温2700万海景庄园、Point Grey水岸豪宅——这些顶级物业的屋主居然都 “零地税”!而且是——完全合法。

.

🏠 “富豪免税术”:靠政府垫钱!

BC省的地税延期计划(Property Tax Deferment Program),原本是为了帮助年长、手头拮据的老人。

只要年满55岁、拥有自住房,就能申请延期缴地税——政府先替你交,房子卖掉时再还。听起来很温暖?但问题在这里👇

.

⚠️ 没有收入限制!

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月入3000还是年入300万,只要过了55岁,都能申请。🧾 多伦多限制年收入6万以下才能用,而在BC省?哪怕你是上市公司CEO、手握豪宅、坐拥股票,也能享受同样福利。

.

💸 富豪怎么玩?

地税延期贷款的利率比基准利率低约2%,还只算单利。他们把省下的几万地税拿去投资理财,一年回报轻轻松松翻几倍。

连温哥华地产顾问Michael Geller都承认:“我用了15年这个政策,真的荒谬。政府为什么要用低息借钱给我这种不缺钱的人?”

.

📈 数据太扎眼了

从2014年到2024年,👉 BC地税延期贷款从 5.98亿 飙到 21.3亿,涨了260%!而同期学生贷款只涨了7%。

卡尔顿大学教授 Frances Woolley 直言:“这是典型的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富人。”

UBC教授 Paul Kershaw 更指出:“政府在赤字、医疗开支暴涨的情况下,还在帮豪宅屋主垫地税,年轻人读书贷款、租金高企,却得替富人买单。”

.

💥 真·富豪薅羊毛现场

独立调查发现,多栋 价值1100万到4300万 的豪宅都在延期交税。这些屋主明明能轻松负担几十万地税,却让政府垫款,还能低息投资赚钱。

保险代理 Phil Webb 愤怒表示:“你买得起千万豪宅,却交不起地税?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年轻人,反而在替他们买单。”

.

🔍 政府回应模糊

财政厅拒绝采访,只发邮件称项目“覆盖广泛”。被问政府损失多少时,只说——“不好算”。

.

💡这项政策并非坏初衷,但现在已经严重偏离本意。应当:

✅ 加入收入上限

✅ 调整利率机制

✅ 优先帮助真正有经济压力的老人

让政府补贴回到该去的地方,而不是成为富豪们的理财工具。

Read

2026年TFSA额度更新了!别踩坑!

从2026年1月1日起,加拿大TFSA(免税储蓄账户)年度供款额度提升至 $7,000!

如果你从2009年开始就没断过,到2026年总额度已高达 $109,000!

听上去很爽,是不是?毕竟TFSA可以投资股票、基金、ETF、REIT等,所有收益免税,提款也不用报税。

但!好消息背后,也隐藏着不少坑,2024年就有几十万人因为超额供款被CRA罚了 1.66亿加元!💸

.

1️⃣ TFSA不是普通储蓄账户——别只盯年上限

很多人以为每年能存的钱就是政府规定的年度额度。其实,如果你在某年提取过资金,这部分额度会在下一年返还。

举个例子:

2025年底你取出$5,000

2026年可存额度 = 原来的$7,000 + 取出的$5,000 = $12,000

一不小心,超额存入就可能罚款,每月1%且持续计息,可不是小数目!

2️⃣ CRA显示的额度不一定准

CRA依赖银行或投资机构上报供款数据,这类信息往往要到每年中期才更新。

这就意味着你看到的账户余额,可能是“几个月前”的数据。

很多人以为还有额度,结果已经超标,CRA不会提醒你,罚款会自动累积。

举个例子:多存$10,000,三个月不知情,罚款就能达到$300!

3️⃣ TFSA vs RRSP——聪明搭配省钱又赚收益

RRSP:供款可抵税,但取出要按边际税率纳税

TFSA:供款不抵税,但投资收益+提款完全免税,不影响OAS等福利

实用策略:

✅ 工作期间优先用RRSP节税

✅ 退休阶段通过TFSA灵活取现

既能降低税负,又能最大化投资收益

4️⃣ 避坑小技巧

建议建立一份年度供款+提取返还表,每笔操作都清楚记录

定期核对CRA和银行数据,确保不超额

不确定额度时,分批存入,慢慢用剩余额度

.

💡 TFSA能帮你省税,但规则复杂,操作不当就可能被CRA“偷偷吸血”。

掌握规则、做足记录、合理规划,你的钱才真正属于自己!

Read

在大温,这些情况可能让租客被“合法驱逐”

在温哥华租房,最怕的不是涨租,而是突然收到一封 Eviction Notice(驱逐通知)。

其实,除了拖欠房租,还有很多原因都可能让租客被“合法请走”。

.

💥 一天都不能迟!——迟交租金或水电费

BC省规定:哪怕只迟交一天租金或少付任何金额,房东就能发出10天驱逐通知。如果你在5天内没申诉,系统会默认你同意搬离。

拖欠水电费也一样——房东会先发30天催款信,如果还没交,就可能收到同样的10天驱逐通知。

💡 建议:

无论现金还是转账,都要保留付款凭证!

.

⚠️ 不遵守租约或住宅租赁法

这一类最容易“踩雷”:

邀朋友开派对吵到邻居

房屋损坏不修

私自转租或做Airbnb

拒交押金或违规改装

房东可以直接发出一个月通知,要求搬离。

别以为“不大碍”,在温哥华,这些都算“合法理由”。

.

🏘 房东或买家要自住

如果房东本人或直系亲属要入住,可以提前三个月通知要求你搬家;若房屋被新买家购买,对方想自住,也一样。

从2024年起,新规要求四个月提前通知,租客有30天时间可提出异议。

👉 “近亲属”包括房东或买家的父母、子女、配偶。所以“我女儿要搬回来住”——也是真理由😅

.

🏗 拆除、改建或重大装修

如果建筑被拆或要大规模翻修,房东必须提前四个月通知,并依法补偿一个月租金。

但⚠️若是假装修赶人,租客可举报并要求赔偿。

.

💬 不再符合补贴租赁资格

住在政府或非盈利补贴房的租客,

若收入、家庭人数等不再符合标准,

房东可发两个月通知。

租客有15天时间可提出申诉。

.

🧾 收到驱逐通知怎么办?

别慌,先搞清楚是哪种类型:

10天通知 → 5天内申诉

1个月通知 → 10天内申诉

2个月通知 → 15天内申诉

4个月通知 → 30天内申诉

更多详情可查👉BC省住房与租赁官网

.

🌸 在大温租房,了解规则比什么都重要。有时候,不是房东“太狠”,而是租客“太不懂”。

提前规划、保护权益,也许能让你少搬几次家。我见过太多被赶怕的租客,最后干脆买了自己的房——这才是最稳的“安家之道”。🏡

Read

加拿大央行要“放大招”?利率或暴降到1.75%!

最近的财经圈,可是被一条消息炸了👇“加拿大央行明年可能把利率降到1.75%!”——听到这话,房贷族: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😭

.

💡怎么回事?

9月央行刚刚降息到2.5%,理由是经济放缓 + 通胀风险减弱。

但根据Capital Economics的最新预测,央行接下来可能不仅会再降,还会猛降!他们认为——从10月起,每隔一次会议就降25个基点,连降三次,直达1.75%!

要知道,加拿大六大银行都还在预测2.25%以上,Capital这波预测可以说是“逆天大胆”。

.

📉 为什么要这么降?

Capital的副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Brown说,美国关税冲击 + 移民放缓,让加拿大经济“徘徊在衰退边缘”。

虽然没完全掉进坑里,但也差不多卡在坑口。预计今年GDP增长仅1%,失业率可能在2026年初冲到7.3%。

换句话说,央行不降,经济就要“原地踏步”。

.

🏡 那对我们有啥影响?

一句话总结:贷款压力有望大幅减轻!

尤其是浮动利率房贷的朋友,每次降息25个基点,月供就能轻松不少。

如果真降到1.75%,那可是近十年来最宽松的利率环境之一!买房、换房、续约,都将迎来“黄金窗口期”。

.

📊 不过也别太乐观…

Cazital也提醒:利率降太低 → 可能刺激通胀反弹。他们预测2027年经济复苏时,央行会小幅加回两次息,让市场“软着陆”。

另外,11月4日的联邦预算案也是关键变量。如果卡尼政府收紧财政开支,那央行就得更积极“托一托”经济。

.

🧠 这次的降息预期,对房市绝对是个强心针!

当贷款成本降下来,无论你是准备上车的新移民、还是想换更大房的家庭,今年冬天都可能是转机的开始。

别忘了——房市回暖,往往是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😉

Read

温哥华后巷大改造,脏乱小巷也要变“绿色走廊”?

今天这条新闻,温哥华屋主们看了估计都要挑眉——政府要动手改造后巷(Back Alley)啦!

就是那条藏在你家后面、堆满垃圾桶、风一吹就“灰飞烟灭”的神秘小路。这次,市府要把它变成——🌿“绿色生态小巷”!

.

🏡 政府设想的“理想型后巷”

不再是坑坑洼洼的沥青地,而是铺上透水、环保、能抗SUV碾压的绿色砖路。

好处多到爆:

✅ 颜值高了,城市更美了

✅ 雨水不积,巷子更干净

✅ 还能缓解热岛效应,夏天不再闷热

听起来是不是像是要住进宫崎骏的动画里?🍃

.

💰 但问题来了——谁买单?

没错,政府出主意,屋主出钱。修一条后巷要价约 $43.7 万刀,一条巷子20户的话,每家要掏 $2 万多刀!而且还得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才能开工,要是邻居不同意,那这事也就“凉凉”~

.

🛠️ 那值得投这笔钱吗?

城市规划师 Sandy James 表示:虽然贵,但回报可能不小。想想看,你家后巷变干净了、绿了,未来要卖房、建后巷屋(Laneway House)、招租客——颜值一高,租金、售价自然都更漂亮。

两三万刀,换来房价潜力+生活品质,听上去有点像“花钱买未来”。💎

.

🌡️ 绿色小巷还能“降温”?

别忘了,温哥华夏天越来越热,每家装空调反而加剧热岛效应。

如果换成绿色砖或草地,可以反射阳光、蒸发水分,让社区降温。政府这是想让后巷“变美”的同时,也顺带“变凉”。☀️

.

🧱 背后的“大图景”:后巷屋计划

其实这波改造不只是“面子工程”。温哥华正在大力推广后巷屋(Laneway House),目标是到 2028年新增4000栋!也就是说——未来后巷要住满人。

那当然不能还长得像“施工现场”,于是市府开始搞“后巷翻新”,想让整个社区的颜值和舒适度都升级。

.

🧐 说实话,这主意挺大胆。毕竟很多人刚还完贷款就得再掏2万,确实有点肉疼。

但如果你家正打算建后巷屋、做出租、或是未来想转售,这项目其实挺香。不仅环保、实用,还可能为你的房子涨身价~

Read

突发!温哥华市长要“冻结地税”?!真的假的?

刚看到新闻差点没坐稳——市长沈观健居然放话:2026年预算要把地税涨幅压到0%!

意思就是:明年地税可能一分钱都不涨! 💰

听起来是不是心里一阵爽?毕竟现在啥都涨,能不涨的简直就是清流!

BUT~事情没那么简单,咱来细扒一下。👇

.

📊 温哥华的地税有多“离谱”?

去年一个普通住户的地税账单中位数,大概 $8400,大温里面数一数二!

可是——温哥华其实还是全加拿大“税率最低”的城市之一,2024年才 $2.97/每$1000估值。

为啥交得还是多?很简单:房价太高了! 🏠

换句话说:你家房子动不动就是百万起,哪怕税率低,看到账单还是分分钟一口老血。

.

🤔 那市长的“冻税”能救钱包吗?

温哥华市每年开销高达 23亿加元!工资、警察、消防、垃圾处理、图书馆、公园……样样都得花钱。

如果真把地税“冻住”,钱从哪来?

👉 要么砍服务,比如:

图书馆开门时间缩短 📚

垃圾车收运频率降低 🗑️

公园修剪维护延迟 🌳

公共泳池、社区中心项目缩减 🏊

👉 要么找别的方式“补洞”,比如涨停车费、罚单更狠之类的 💸。

.

😂 网友脑洞大开:

A君:太好了,明年少交点税,可以多喝个20杯奶茶 🧋。

B君:别乐太早,省下的钱可能变成垃圾没收走,屋前一股味儿。

C君:没关系,我既不喝奶茶也不进图书馆,冻税就是YYDS!

.

🌟 那问题来了:

这波“冻结地税”,到底是沈市长真有魄力,还是一颗“安慰剂”?

✔️ 支持的人说:物价涨得离谱,大家喘口气也好。

❌ 担心的人说:公共服务缩水,到头来受伤的还是市民。

.

🔑 总结:

地税不涨=钱包能松口气

公共服务缩水=生活品质可能打折

2026预算=沈观健的“期末大考卷”📖

.

💬 轮到你们了:你支持“冻税”吗?还是宁愿涨一点点,换服务别打折?

Rea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