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

加拿大房主注意!哪些装修会让保险涨价?

很多房主以为装修能“省保险费”,但现实往往相反:刚换完浴室、装完泳池,下一封账单却贵了几百刀😱。其实,装修改变了房屋风险等级,保险自然要调整。

.

💥 会让保费上涨的装修

⚡ 厨房、浴室翻新:占家装总量80%,提升房屋价值,也提高重建成本。

⚡ 加建泳池、热水浴缸:责任风险上升,保险公司必调价。

⚡ 房屋扩建:建筑面积变大,重建成本提高。

⚡ 改作Home Office / Studio:属于商业用途,需另购保险。

⚡ 添置贵重家具、艺术品:资产增加,需更高保额。

👉 提醒:装修后若没更新保单,理赔时可能被判“保障不足”,赔不到钱!

.

✅ 能帮你省钱的装修

💡 更换屋顶:减少暴雨、漏水风险。

💡 升级窗户:降低风暴破损概率。

💡 更新管道、电线:减少火灾与漏水隐患。

💡 换暖炉 / 空调系统:提升能效、降低风险。

💡 安装报警与监控系统:不少保险公司直接打折!

装修不只是变漂亮,更是提升房屋“抗风险力”的机会。聪明改造能帮你提升安全+降低保费,双赢!

.

🧾 装修前后要记得

1️⃣ 提前报备结构改动(拆墙、扩建等)。

2️⃣ DIY要慎重,施工风险可能不保。

3️⃣ 长期空置要申请Vacancy Permit,否则保单可能失效。

4️⃣ 请有保险的装修队(责任险+工伤险)。

5️⃣ 发现旧隐患(霉菌、漏水)及时报告保险公司。

.

🏢 Condo业主特别注意

公寓保险通常只保公共区域(外墙、电梯、大堂),自己单元内的装修和财产要额外投保!

动工前务必报备 Condo Board,确认是否需要额外责任险,避免施工期出意外。

.

✨ 装修能让家更美,但别忘了让保险更聪明。在动工前沟通、完工后更新保单,让你的家既安全又划算!

Read

BC富豪“合法不交地税”?2000万豪宅一分不出

你没看错!温西一栋💰2000万豪宅、西温2700万海景庄园、Point Grey水岸豪宅——这些顶级物业的屋主居然都 “零地税”!而且是——完全合法。

.

🏠 “富豪免税术”:靠政府垫钱!

BC省的地税延期计划(Property Tax Deferment Program),原本是为了帮助年长、手头拮据的老人。

只要年满55岁、拥有自住房,就能申请延期缴地税——政府先替你交,房子卖掉时再还。听起来很温暖?但问题在这里👇

.

⚠️ 没有收入限制!

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月入3000还是年入300万,只要过了55岁,都能申请。🧾 多伦多限制年收入6万以下才能用,而在BC省?哪怕你是上市公司CEO、手握豪宅、坐拥股票,也能享受同样福利。

.

💸 富豪怎么玩?

地税延期贷款的利率比基准利率低约2%,还只算单利。他们把省下的几万地税拿去投资理财,一年回报轻轻松松翻几倍。

连温哥华地产顾问Michael Geller都承认:“我用了15年这个政策,真的荒谬。政府为什么要用低息借钱给我这种不缺钱的人?”

.

📈 数据太扎眼了

从2014年到2024年,👉 BC地税延期贷款从 5.98亿 飙到 21.3亿,涨了260%!而同期学生贷款只涨了7%。

卡尔顿大学教授 Frances Woolley 直言:“这是典型的用纳税人的钱补贴富人。”

UBC教授 Paul Kershaw 更指出:“政府在赤字、医疗开支暴涨的情况下,还在帮豪宅屋主垫地税,年轻人读书贷款、租金高企,却得替富人买单。”

.

💥 真·富豪薅羊毛现场

独立调查发现,多栋 价值1100万到4300万 的豪宅都在延期交税。这些屋主明明能轻松负担几十万地税,却让政府垫款,还能低息投资赚钱。

保险代理 Phil Webb 愤怒表示:“你买得起千万豪宅,却交不起地税?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年轻人,反而在替他们买单。”

.

🔍 政府回应模糊

财政厅拒绝采访,只发邮件称项目“覆盖广泛”。被问政府损失多少时,只说——“不好算”。

.

💡这项政策并非坏初衷,但现在已经严重偏离本意。应当:

✅ 加入收入上限

✅ 调整利率机制

✅ 优先帮助真正有经济压力的老人

让政府补贴回到该去的地方,而不是成为富豪们的理财工具。

Read

2026年TFSA额度更新了!别踩坑!

从2026年1月1日起,加拿大TFSA(免税储蓄账户)年度供款额度提升至 $7,000!

如果你从2009年开始就没断过,到2026年总额度已高达 $109,000!

听上去很爽,是不是?毕竟TFSA可以投资股票、基金、ETF、REIT等,所有收益免税,提款也不用报税。

但!好消息背后,也隐藏着不少坑,2024年就有几十万人因为超额供款被CRA罚了 1.66亿加元!💸

.

1️⃣ TFSA不是普通储蓄账户——别只盯年上限

很多人以为每年能存的钱就是政府规定的年度额度。其实,如果你在某年提取过资金,这部分额度会在下一年返还。

举个例子:

2025年底你取出$5,000

2026年可存额度 = 原来的$7,000 + 取出的$5,000 = $12,000

一不小心,超额存入就可能罚款,每月1%且持续计息,可不是小数目!

2️⃣ CRA显示的额度不一定准

CRA依赖银行或投资机构上报供款数据,这类信息往往要到每年中期才更新。

这就意味着你看到的账户余额,可能是“几个月前”的数据。

很多人以为还有额度,结果已经超标,CRA不会提醒你,罚款会自动累积。

举个例子:多存$10,000,三个月不知情,罚款就能达到$300!

3️⃣ TFSA vs RRSP——聪明搭配省钱又赚收益

RRSP:供款可抵税,但取出要按边际税率纳税

TFSA:供款不抵税,但投资收益+提款完全免税,不影响OAS等福利

实用策略:

✅ 工作期间优先用RRSP节税

✅ 退休阶段通过TFSA灵活取现

既能降低税负,又能最大化投资收益

4️⃣ 避坑小技巧

建议建立一份年度供款+提取返还表,每笔操作都清楚记录

定期核对CRA和银行数据,确保不超额

不确定额度时,分批存入,慢慢用剩余额度

.

💡 TFSA能帮你省税,但规则复杂,操作不当就可能被CRA“偷偷吸血”。

掌握规则、做足记录、合理规划,你的钱才真正属于自己!

Read

在大温,这些情况可能让租客被“合法驱逐”

在温哥华租房,最怕的不是涨租,而是突然收到一封 Eviction Notice(驱逐通知)。

其实,除了拖欠房租,还有很多原因都可能让租客被“合法请走”。

.

💥 一天都不能迟!——迟交租金或水电费

BC省规定:哪怕只迟交一天租金或少付任何金额,房东就能发出10天驱逐通知。如果你在5天内没申诉,系统会默认你同意搬离。

拖欠水电费也一样——房东会先发30天催款信,如果还没交,就可能收到同样的10天驱逐通知。

💡 建议:

无论现金还是转账,都要保留付款凭证!

.

⚠️ 不遵守租约或住宅租赁法

这一类最容易“踩雷”:

邀朋友开派对吵到邻居

房屋损坏不修

私自转租或做Airbnb

拒交押金或违规改装

房东可以直接发出一个月通知,要求搬离。

别以为“不大碍”,在温哥华,这些都算“合法理由”。

.

🏘 房东或买家要自住

如果房东本人或直系亲属要入住,可以提前三个月通知要求你搬家;若房屋被新买家购买,对方想自住,也一样。

从2024年起,新规要求四个月提前通知,租客有30天时间可提出异议。

👉 “近亲属”包括房东或买家的父母、子女、配偶。所以“我女儿要搬回来住”——也是真理由😅

.

🏗 拆除、改建或重大装修

如果建筑被拆或要大规模翻修,房东必须提前四个月通知,并依法补偿一个月租金。

但⚠️若是假装修赶人,租客可举报并要求赔偿。

.

💬 不再符合补贴租赁资格

住在政府或非盈利补贴房的租客,

若收入、家庭人数等不再符合标准,

房东可发两个月通知。

租客有15天时间可提出申诉。

.

🧾 收到驱逐通知怎么办?

别慌,先搞清楚是哪种类型:

10天通知 → 5天内申诉

1个月通知 → 10天内申诉

2个月通知 → 15天内申诉

4个月通知 → 30天内申诉

更多详情可查👉BC省住房与租赁官网

.

🌸 在大温租房,了解规则比什么都重要。有时候,不是房东“太狠”,而是租客“太不懂”。

提前规划、保护权益,也许能让你少搬几次家。我见过太多被赶怕的租客,最后干脆买了自己的房——这才是最稳的“安家之道”。🏡

Read

加拿大央行要“放大招”?利率或暴降到1.75%!

最近的财经圈,可是被一条消息炸了👇“加拿大央行明年可能把利率降到1.75%!”——听到这话,房贷族: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😭

.

💡怎么回事?

9月央行刚刚降息到2.5%,理由是经济放缓 + 通胀风险减弱。

但根据Capital Economics的最新预测,央行接下来可能不仅会再降,还会猛降!他们认为——从10月起,每隔一次会议就降25个基点,连降三次,直达1.75%!

要知道,加拿大六大银行都还在预测2.25%以上,Capital这波预测可以说是“逆天大胆”。

.

📉 为什么要这么降?

Capital的副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Brown说,美国关税冲击 + 移民放缓,让加拿大经济“徘徊在衰退边缘”。

虽然没完全掉进坑里,但也差不多卡在坑口。预计今年GDP增长仅1%,失业率可能在2026年初冲到7.3%。

换句话说,央行不降,经济就要“原地踏步”。

.

🏡 那对我们有啥影响?

一句话总结:贷款压力有望大幅减轻!

尤其是浮动利率房贷的朋友,每次降息25个基点,月供就能轻松不少。

如果真降到1.75%,那可是近十年来最宽松的利率环境之一!买房、换房、续约,都将迎来“黄金窗口期”。

.

📊 不过也别太乐观…

Cazital也提醒:利率降太低 → 可能刺激通胀反弹。他们预测2027年经济复苏时,央行会小幅加回两次息,让市场“软着陆”。

另外,11月4日的联邦预算案也是关键变量。如果卡尼政府收紧财政开支,那央行就得更积极“托一托”经济。

.

🧠 这次的降息预期,对房市绝对是个强心针!

当贷款成本降下来,无论你是准备上车的新移民、还是想换更大房的家庭,今年冬天都可能是转机的开始。

别忘了——房市回暖,往往是在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😉

Read

温哥华后巷大改造,脏乱小巷也要变“绿色走廊”?

今天这条新闻,温哥华屋主们看了估计都要挑眉——政府要动手改造后巷(Back Alley)啦!

就是那条藏在你家后面、堆满垃圾桶、风一吹就“灰飞烟灭”的神秘小路。这次,市府要把它变成——🌿“绿色生态小巷”!

.

🏡 政府设想的“理想型后巷”

不再是坑坑洼洼的沥青地,而是铺上透水、环保、能抗SUV碾压的绿色砖路。

好处多到爆:

✅ 颜值高了,城市更美了

✅ 雨水不积,巷子更干净

✅ 还能缓解热岛效应,夏天不再闷热

听起来是不是像是要住进宫崎骏的动画里?🍃

.

💰 但问题来了——谁买单?

没错,政府出主意,屋主出钱。修一条后巷要价约 $43.7 万刀,一条巷子20户的话,每家要掏 $2 万多刀!而且还得三分之二的居民同意才能开工,要是邻居不同意,那这事也就“凉凉”~

.

🛠️ 那值得投这笔钱吗?

城市规划师 Sandy James 表示:虽然贵,但回报可能不小。想想看,你家后巷变干净了、绿了,未来要卖房、建后巷屋(Laneway House)、招租客——颜值一高,租金、售价自然都更漂亮。

两三万刀,换来房价潜力+生活品质,听上去有点像“花钱买未来”。💎

.

🌡️ 绿色小巷还能“降温”?

别忘了,温哥华夏天越来越热,每家装空调反而加剧热岛效应。

如果换成绿色砖或草地,可以反射阳光、蒸发水分,让社区降温。政府这是想让后巷“变美”的同时,也顺带“变凉”。☀️

.

🧱 背后的“大图景”:后巷屋计划

其实这波改造不只是“面子工程”。温哥华正在大力推广后巷屋(Laneway House),目标是到 2028年新增4000栋!也就是说——未来后巷要住满人。

那当然不能还长得像“施工现场”,于是市府开始搞“后巷翻新”,想让整个社区的颜值和舒适度都升级。

.

🧐 说实话,这主意挺大胆。毕竟很多人刚还完贷款就得再掏2万,确实有点肉疼。

但如果你家正打算建后巷屋、做出租、或是未来想转售,这项目其实挺香。不仅环保、实用,还可能为你的房子涨身价~

Read

突发!温哥华市长要“冻结地税”?!真的假的?

刚看到新闻差点没坐稳——市长沈观健居然放话:2026年预算要把地税涨幅压到0%!

意思就是:明年地税可能一分钱都不涨! 💰

听起来是不是心里一阵爽?毕竟现在啥都涨,能不涨的简直就是清流!

BUT~事情没那么简单,咱来细扒一下。👇

.

📊 温哥华的地税有多“离谱”?

去年一个普通住户的地税账单中位数,大概 $8400,大温里面数一数二!

可是——温哥华其实还是全加拿大“税率最低”的城市之一,2024年才 $2.97/每$1000估值。

为啥交得还是多?很简单:房价太高了! 🏠

换句话说:你家房子动不动就是百万起,哪怕税率低,看到账单还是分分钟一口老血。

.

🤔 那市长的“冻税”能救钱包吗?

温哥华市每年开销高达 23亿加元!工资、警察、消防、垃圾处理、图书馆、公园……样样都得花钱。

如果真把地税“冻住”,钱从哪来?

👉 要么砍服务,比如:

图书馆开门时间缩短 📚

垃圾车收运频率降低 🗑️

公园修剪维护延迟 🌳

公共泳池、社区中心项目缩减 🏊

👉 要么找别的方式“补洞”,比如涨停车费、罚单更狠之类的 💸。

.

😂 网友脑洞大开:

A君:太好了,明年少交点税,可以多喝个20杯奶茶 🧋。

B君:别乐太早,省下的钱可能变成垃圾没收走,屋前一股味儿。

C君:没关系,我既不喝奶茶也不进图书馆,冻税就是YYDS!

.

🌟 那问题来了:

这波“冻结地税”,到底是沈市长真有魄力,还是一颗“安慰剂”?

✔️ 支持的人说:物价涨得离谱,大家喘口气也好。

❌ 担心的人说:公共服务缩水,到头来受伤的还是市民。

.

🔑 总结:

地税不涨=钱包能松口气

公共服务缩水=生活品质可能打折

2026预算=沈观健的“期末大考卷”📖

.

💬 轮到你们了:你支持“冻税”吗?还是宁愿涨一点点,换服务别打折?

Read

Open House. Open House on Sunday, October 5, 2025 2:00PM - 4:00PM

Please visit our Open House at 104 5058 Cambie Street in Vancouver. See details here

Open House on Sunday, October 5, 2025 2:00PM - 4:00PM

Bright, East Exposure with Peaceful Ambiance! Step into this immaculate studio home that feels just like new, boasting soaring high ceilings and a RARE oversized private patio. Facing east on the quiet side of the building, you’ll enjoy serene mornings with soft natural light and a tranquil setting away from the hustle. The functional open layout maximizes every inch of space, perfect for both daily living and entertaining. Truly move-in ready condition —this home offers the ideal blend of comfort, style, and privacy. Only 4 minutes’ walk to the QE Park. Come with 1 Parking. Don’t miss this rare opportunity to own a quiet urban retreat with a spacious outdoor oasis! Open House, Oct 05 Sun & Oct 12, Sun, 2-4 p.m.

Read

德勤预测:加拿大楼市2026年或将迎来“买房潮”

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在问:

👉 加拿大楼市是不是要凉透了?

👉 现在买是不是“接盘”?

👉 等到利率降了,会不会捡到大便宜?

就在大家还在观望的时候,德勤发布的 最新经济预测,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:2026年,买房需求或将集中爆发!

.

📊 德勤核心数据解读

加拿大GDP:2025年预计增长 1.3%,到2026年将回升到 1.7%。

失业率:2025年不会恶化,今年8月已见顶在 7.1%,未来会逐步改善。

房地产:2026年是关键拐点,大量压抑的需求可能会一次性释放。

换句话说:2025年是楼市“冷静期”,而2026年可能就是抢房大战再度上演的时刻。

.

🏠 那么,温哥华楼市的特殊性在哪里?

1️⃣ 移民潮持续不断

加拿大未来几年依旧保持高水平移民政策,BC省作为移民首选地之一,每年都有大批家庭落户温哥华。这部分需求几乎不会消失。

2️⃣ 租金太贵,逼人买房

以温哥华市区一套两居室为例,租金轻轻松松就要 $3,000+。很多家庭一算账:与其帮房东供房,不如自己贷款买下来。

3️⃣ 供应稀缺,地段决定一切

温哥华核心区土地紧张,能开发的地越来越少。即使有新楼盘,价格也压不下来。供应少、需求刚,房价自然抗跌。

.

💡 专业分析:不同买家的应对策略

👨‍👩‍👧 刚需家庭

2025年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。市场冷清,买房选择更丰富,议价空间更大。等到2026年买家扎堆,可能你看中的房子根本轮不到你。

💼 投资买家

投资的逻辑很简单:低点入手,高点兑现。2025年房市低迷,正是抄底的时机。等到2026年行情回暖,你的房子不仅保值,还可能迎来上涨

🌎 新移民 / 留学生家庭

如果等到2026年才入市,你可能会面对“更少的选择 + 更高的价格”。对于要给孩子安排学区房的家庭来说,现在提前布局,反而更安心。

.

📍 风险与不确定性

当然,市场不是单向上涨的,还是有几个变数:

利率政策:加拿大央行降息节奏会直接影响买家的出手意愿。

关税与国际贸易:德勤特别强调,加拿大必须继续保持与美国的免关税贸易优势,否则经济复苏可能受阻。

全球经济波动:一旦外部市场震荡,也可能拖累复苏节奏。

但就温哥华而言,土地稀缺 + 移民需求的长期逻辑并不会改变。

.

✨ 一句话总结

温哥华楼市现在看似冷静,但其实是“蓄势待发”。

2025年是喘息期,2026年可能就是爆发期。

对于买家来说:

现在买,是在市场冷静时从容挑选;

等到2026年,可能就是跟别人拼手速、拼预算了。

Read

纯干货!BC省“后巷屋”到底有哪些税务影响?

BC省最近全面放开独立屋建“后巷屋”(Laneway House),不少朋友都心动了:既能增加生活空间,还能拿来出租赚租金。但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——税务影响。今天带大家系统拆解一下,尤其是和“主要住所增值免税”(PRE)相关的细节,别到卖房时才追悔莫及!

.

🏠 什么是后巷屋?

后巷屋是建在主屋同一地块上的独立居住单元,有自己入口、厨房和卫生间,但产权和主屋绑定,不能单独买卖。和地下室套房相比,后巷屋往往被视为“独立单元”,这也是它在税务上更复杂的原因。

.

📊 可能的税务影响

1. 主要住所增值免税(PRE)受限

根据加拿大税务局(CRA)的规定,一个家庭每年只能指定一处“主要住所”。

👉 如果你的房产里既有主屋又有后巷屋,CRA很可能会把它们当成两个独立的居住单元。

结果就是:

主屋部分(及相关土地)可享受增值免税;

后巷屋部分(及占用的土地)则可能被认定为非主要住所,出售时要交资本利得税。

这意味着一旦转手,税负可能会明显增加。

2. 出租后巷屋 = 用途改变

如果你把后巷屋出租,就不符合“通常居住”条件了。CRA会认为这部分用途发生了改变,可能触发两点后果:

视同出售(deemed disposition):后巷屋在开始出租的那一刻,就被视为从主要住所“切割”出来,单独计税;

未来出售需交税:此后再卖房,后巷屋产生的资本增值基本都要纳税。

⚠️ 注意:即使你没有主动报资本成本折旧(CCA),后巷屋只要用于出租,就很难保留PRE资格。

3. 短租受限更严格

BC省2023年新规要求,短期租赁只能在房主的主要住所进行。

也就是说,后巷屋通常不能作为Airbnb等短租房源,除非房主本人全年主要居住在后巷屋。

温哥华、本拿比、列治文等城市更是直接明令禁止:如果房主住在主屋,就不能把后巷屋拿来短租。

所以,如果你原本打算靠后巷屋做短租“补贴房贷”,一定要三思。

4. 给家人自住的情况

很多人会问:如果让父母或成年子女住在后巷屋,能算作主要住所吗?

CRA过往案例显示:

如果后巷屋能独立生活(独立入口、厨房、浴室),通常会被视为单独单元,难以合并。

除非能证明它和主屋“高度整合”,比如没有独立地址、水电账户,也不能独立使用,否则基本上不能算同一个主要住所。

.

👉 总的来说,后巷屋虽好,但涉及的税务灰色地带很多。CRA目前没有统一明确的法规,最终认定往往取决于实际使用情况。如果你正在考虑建后巷屋,一定要提前咨询专业会计师,做好税务规划,避免未来因认定问题导致额外税负。

Read

BC湖畔豪华庄园售出!创下内陆住宅新纪录

💥 最近,加拿大地产圈又炸锅了!

位于 BC省内陆 Lake Country 的一处湖畔豪华庄园,以 1750万加元 的惊人价格售出,不仅打破了BC内陆的历史成交纪录,而且只用了 15天 就找到买家,速度堪比温哥华的“热盘”。

.

🏡 为什么它这么贵?

这处位于 Carrs Landing Road 16080号 的湖畔庄园,占地接近 20英亩,简直是“私人度假王国”。它的价值,不仅仅在于面积大,更在于它的 稀缺性与独特性。

.

✨ 核心亮点:

专属海湾+私属海岸线

拥有长达1,700英尺的原始湖岸线,其中两块土地直接延伸到水域,带来真正意义上的“湖畔生活”。

五栋住宅+豪华配套

一栋主屋、三栋客用别墅、一个已改造的谷仓,全都装修到位,风格奢华又舒适。

玩乐设施全覆盖

船屋、65英尺商业许可码头、两个私人码头,想玩水上运动随时下水。还配置了 网球场、足球场、健身房、果园、直升机停机坪 ——真正实现“自给自足+极致享受”。

便利交通

距离 基洛纳国际机场仅20分钟,既隐秘又方便。

.

📈 成交背后的故事

此前BC内陆最贵的住宅成交纪录,是2024年一处1600万加元的海滨豪宅。这次直接 再创新高!

挂牌方是 Royal LePage Kelowna 的 TJ & Steph 团队,以及 Colliers Canada 的高级副总裁 Mark Lester。

他们表示,这种级别的湖畔庄园,已经 20多年没有在市场出现过,稀缺程度可想而知。

有趣的是,买家根本没犹豫多久——仅用15天就拍板,说明在豪宅市场里,真正的稀缺资源反而最容易“秒杀”。

.

🌍 买家在看什么?这类超高端物业的价值逻辑:

稀缺性就是最大价值

普通房子可以等,但湖畔独占海湾的庄园,几十年才可能出现一次。对超高净值客户来说,这是“错过就没了”的机会。

生活方式的象征

这类物业买的不是“房子”,而是 生活方式:湖边晨跑、果园采摘、直升机接送、私人海滩聚会……这是顶级生活的真实写照。

投资与传承价值

这处庄园本身就是“世代传承”的地产,买家很可能不仅仅是自住,而是作为家族资产来持有。

.

🧐 对温哥华买家有什么启发?

很多人觉得这种豪宅离自己很远,但其实市场逻辑是相通的:

温哥华独栋的稀缺性 也在不断放大,尤其是带水景、临公园、土地面积大的物业,买家出手的速度往往比普通公寓还快。

高端市场并不冷,虽然很多买家还在观望“大甩卖”,但真正稀缺的好房,仍然是“手慢无”。

豪宅成交也释放信号:说明在资金雄厚的买家眼里,加拿大的优质资产依旧是避险与保值的首选。

.

📢 这次的1750万湖畔庄园成交,不仅是一个纪录,更是一个提醒:

在加拿大,房产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单一的价格问题,而是位置、稀缺性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。

Read

加拿大楼市要“V形反弹”?盯紧这5大信号

如今的大温楼市,只有两个字:纠结。

出手?怕买到高点。

不出手?担心错过低点。

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市场情绪已经在悄悄酝酿变化。

.

📉 过去一年:利率高企、交易量急剧萎缩,大温新房销量一度暴跌 77%,许多开发商集体喊话政府“救市”。

📈 当下信号:随着加央行放鸽,利率下行在路上,库存增加、价格企稳,一旦情绪反转,买家入市速度可能远超预期。

那么,温哥华市场的触底信号该怎么看?

.

🔑 5大指标,帮你判断大温是否迎来“反弹前夜”:

1️⃣ 房贷利率:一旦回落至 3% 以下,市场需求将被迅速点燃。

2️⃣ 成交量回升:销量是最早的“风向标”,比价格变化更灵敏。

3️⃣ 价格企稳:连续 2-3 个月每平方尺价格止跌或小幅上涨,说明需求回暖。

4️⃣ 租金走势:租金如果触底或回升,租客会转向买房,提升购买力。

5️⃣ 成交-挂牌价差距:差距若收窄至 5% 以内,买卖双方拉锯战就要结束了。

.

买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:

🏡 独立屋还是公寓?

独立屋依旧是香饽饽,但预算压力大,年轻买家普遍依赖家庭支持。

公寓短期波动较大,但价格调整后反而提升了可负担性,适合首次置业者入场。

💡 策略提示:

如果想买独立屋,关注东温、兰里、枫树岭等社区,价格和空间更平衡。

如果考虑公寓,留意 700尺以上的一房+书房或两房产品,抗跌性更好。

.

市场周期没有“完美时机”,但信号不会骗人。

温哥华的买家和卖家都在等待那个拐点。一旦利率继续下行+销量回暖,“V形反弹”可能比你想象中更快到来。

.

👉 如果你正在观望,可以先把感兴趣的社区、户型和预算锁定,一旦信号触发,才能第一时间抢占入场机会。

Read
Categories:   Big Bend Real Estate | Boyd Park Real Estate | Brentwood Park Real Estate | Brentwood Park, Burnaby North Real Estate | Brighouse Real Estate | Brighouse South Real Estate | Brighouse South, Richmond Real Estate | Brighouse, Richmond Real Estate | British Properties, West Vancouver Real Estate | Broadmoor Real Estate | Burnaby Hospital Real Estate | Cambie, Vancouver West Real Estate | Canyon Heights NV, North Vancouver Real Estate | Capitol Hill BN Real Estate | Cariboo, Burnaby North Real Estate | Central Lonsdale Real Estate | Central Park BS Real Estate | Central Park BS, Burnaby South Real Estate | Coal Harbour, Vancouver West Real Estate | Collingwood VE Real Estate | Collingwood VE, Vancouver East Real Estate | Coquitlam West Real Estate | Coquitlam West, Coquitlam Real Estate | Downtown VW Real Estate | Downtown VW, Vancouver West Real Estate | Dunbar Real Estate | Edmonds BE, Burnaby East Real Estate | False Creek, Vancouver West Real Estate | Forest Glen BS Real Estate | Forest Glen BS, Burnaby South Real Estate | Fraser VE Real Estate | Garden Village Real Estate | GlenBrooke North Real Estate | Government Road Real Estate | Grandview Surrey Real Estate | Granville Real Estate | Highgate Real Estate | Highgate, Burnaby South Real Estate | Kerrisdale Real Estate | Killarney VE Real Estate | Maillardville Real Estate | Marpole Real Estate | Marpole, Vancouver West Real Estate | McLennan North Real Estate | McLennan North, Richmond Real Estate | McNair Real Estate | Metrotown Real Estate | Metrotown, Burnaby South Real Estate | Neilsen Grove Real Estate | New Horizons Real Estate | New Horizons, Coquitlam Real Estate | North Coquitlam Real Estate | North Coquitlam, Coquitlam Real Estate | Oakridge VW Real Estate | Pemberton NV Real Estate | Point Grey Real Estate | Princess Park Real Estate | Queensborough Real Estate | Quilchena Real Estate | Quilchena RI, Richmond Real Estate | Renfrew Heights Real Estate | Renfrew VE Real Estate | Saunders Real Estate | Scott Creek Real Estate | Scott Creek, Coquitlam Real Estate | Seafair Real Estate | South Cambie, Vancouver West Real Estate | South Marine Real Estate | South Slope Real Estate | South Slope, Burnaby South Real Estate | Sullivan Heights Real Estate | Sullivan Heights, Burnaby North Real Estate | Sullivan Station Real Estate | Sunnyside Park Surrey Real Estate | Sunshine Hills Woods Real Estate | Terra Nova Real Estate | University VW Real Estate | Vancouver Heights Real Estate | Walnut Grove Real Estate | West Cambie Real Estate | West Cambie, Richmond Real Estate | West Central, Maple Ridge Real Estate | Westlynn Real Estate | Westwood Plateau Real Estate | Whalley Real Estate | Whalley, North Surrey Real Estate | Willingdon Heights Real Estate | Woodland Acres PQ Real Estate | Woodwards Real Estate | Woodwards, Richmond Real Estate